当前位置: 首页 > 2019年南昌市市级部门预算公开专栏 > 市政府各部门预算信息公开目录

2018年南昌高新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区本级财政预算报告

发布时间:2020-04-28 11:29:06来源:高新技术开发区字体:

一、2018年区级总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181-12月,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02.9亿元(市口径完成105.2亿元),同比增长22%,完成全年目标的102.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1亿元,同口径增长9.2%,完成全年目标的105.8%,圆满完成2018年财政收入目标。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增值税8.8亿元,增长15.8%;企业所得税5.9亿元,增长24.2%;个人所得税1.4亿元,增长35.2%;城市建设维护税2.3亿元,下降9%;五种共享税2.5亿元,下降30.4%;契税及耕地占用税3.7亿元,下降15.8%;非税收入2.5亿元,下降19.2%

2018年全区财政总收入顺利突破100亿元,并提前一个月完成“超百亿”目标任务,成为全省首个财政收入破百亿的高新区。全区镇(处)发展情况良好,昌东镇、麻丘镇、艾溪湖管理处财政总收入分别实现4.9亿元、4亿元、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8%23%30%

2018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包括上级财政专项补助、上年结转等支出)36.1亿元,增长14.8%,主要支出项目预算执行情况:一般公共服务4.2亿元,增长7.2%;公共安全2.3亿元,增长33.6%;教育4.6亿元,增长39%;科学技术11.6亿元,增长186.7%;文化体育与传媒0.2亿元,增长284.2%;社会保障和就业0.5亿元,下降65.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1亿元,增长11%;节能环保0.03亿元,增长55.5%;城乡社区事务3.1亿元,下降59.8%;农林水事务0.4亿元,持平;交通运输0.04亿元,增长19.3%;资源勘探信息等事务7亿元,增长15.2%;商业服务业0.2亿元,下降77.5%;国土资源0.03亿元,增长5.9%;住房保障支出0.26亿元,增长44.1%;其他0.2亿元,增长4.7%;债务付息0.44亿元,同比增长3.5%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01亿元,下降68.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完成1.8亿元,下降67.7%;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9亿元,下降56.1%,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3.45亿元,下降56.6%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18年,全区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3.14亿元,增长12.62%,其中:保险费收入11.63亿元,财政补贴收入1.10亿元,转移收入0.08亿元,利息收入0.33亿元。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9.82亿元,增长36.19%。当年收支结余3.32亿元,年末滚存结余25.86亿元。

(四)地方政府债券

2018年市财政转贷我区地方政府债券2.51亿元,其中:置换债券2.01亿元,新增债券0.5亿元。置换债券额度主要用于置换政府承诺偿还的存量债务,其中:0.85亿元用于支付管委会BT建设项目工程进度款,1.16亿元用于置换以前年度发行2018年到期的政府债券本金。新增债券额度主要用于支持我区公益性项目建设。

(五)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018年年初,区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1亿元。此次,在年终将2018年地方公共预算超收及上级财力补助3.9亿元,年终指标结余1.9亿元,共计5.8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同时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调出4亿元,用于2019年预算支出,余额为2亿元(以最终上级决算数据为准)。

(六)预备费及盘活存量情况

2018年区本级预备费及年初预留安排0.95亿元,主要是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用于突发事件处置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实际支出0.93亿元,剩余部分收回区级预算。

2018年,区财税部门在区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高新区“一核两重”产业发展战略,按照“强产业、兴城市”的工作要求,认真履行财政职能,扎实推进全区重点工作,财政运行情况总体良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做增量、挖潜力,收入总量再登高峰

一是聚焦新兴产业和优质企业,加大培育扶持力度,积极发挥扶持政策的叠加效应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二是加快产业平台布局,引导和支持企业脱虚转实,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速;三是进一步加强财税部门协作,注重经济形势分析和重点税源跟踪,进一步提高财税收入组织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全年税收突破百亿元大关。

2.保重点、补短板,各项事业均衡发展。

调整支出结构,将更多财力用于社会民生等事业发展,重点支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优化义务教育资金配置,累计支出4.6亿元;加大城市管理投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营造园区优美环境,总投入资金3.4亿元;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投入0.6亿元,积极落实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各项资金需求;加大文化体育事业投入,全年支出1556万元,举办了瑶湖艺术节、瑶湖读书节等活动,建设了瑶湖书房等代表高新区品牌的优质文化场所。

3.抓产业,拓渠道,全方位促进企业稳步发展

一是紧密联系帮扶企业,牵头开展“百强企业走访”活动,加强政策建议,积极改善营商环境,不断增强区内企业认同感与满意度二是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推动金融机构突破传统的融资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成功为惠当家投放区内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00万元,为大族能源争取了工控担保的资金2000万元,为区内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了一条依靠科技实现融资的道路三是加强“财园贷”工作管理,进一步加强贷后管理,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在政策支持下,多家企业效益明显,其中:12家企业成为新增规上企业,16家企业成功走上了上市融资的道路。

4.抓关键、促改革,财政管理更加规范。

一是扩大财政绩效管理覆盖面,完成全部专项资金绩效自评,资金覆盖率为100%,安排实施事前评价项目5个、事后评价项目5个,跟踪评价项目1个、整体支出绩效评价1个;二是进一步完善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长效机制,清理范围由预算安排资金向财政专户资金扩大,全年累计盘活财政存量资金6.8亿元;三是推进镇(处)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细化镇(处)收支体制,促进镇(处)加强财政收入管理、协税护税的积极性;四是进一步深化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实现全区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电子化全覆盖的改革工作,使资金支付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五是加强政府风险防控,印发《南昌高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制定全区隐性债务十年化解计划,强化债务动态监控预警。

2018年,我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一是财政增收压力加大。2018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愈加复杂,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中央防控金融风险、减税降费等政策的推行,使得财政增收压力明显加大。二是资金需求规模增大。随着工资上涨、社保提标以及民生领域投入需求增加,用于“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刚性支出显著增大;在当前严控政府债务风险的情况下,筹资渠道明显收窄,园区开发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按中央文件要求,各级政府要在5--10年内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随着隐性债务化解目标的制定,加大我区筹偿债务资金的压力。三是支出监管有待加强。一方面区级专项资金支出进度较慢,结余结转资金较大,影响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在资金管理上仍存在一些不足,缺乏配套管理制度或有制定未能严格执行,影响了资金的有序使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积极争取区工委、管委会的支持,研究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9年区级总预算及区本级预算草案

根据对2019年经济、财政形势的分析,按照中央、省、市、区对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2019年我区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省委十四届七次、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全区建设生态、科技、产业、城市、人文“五位一体”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工作目标,坚持做大财政收入规模,坚持执行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稳增长、促改革、壮实体、兴乡村、补短板、防风险,持续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支出,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财政各项改革,打造“五型”财政队伍,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确保区工委、管委会确定的中心工作落实。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编制了2019年区级总预算草案。2019年全区财政总收入(省口径)实现110.2亿元,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28.7亿元,增长6%;奋斗目标30.1亿元,增长11%

(一)区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情况

按我区现行财政体制,2019年我区可用财力为37.6亿元其中:地方收入完成30.1亿元,增长11%,加上市财政提前下达财力补助2亿元,区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调入4亿元,增长100%,上解上级支出约1.5亿元,上级专项结转3亿元,增长15%(以最终决算数据为准)。

2019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安排32亿元,增长42%其中:基本支出预算安排3.2亿元,增长28%;专项支出预算安排28.8亿元(含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调入4亿元),增长44%;乡镇安排2亿元,增长33%;上年结转3亿元,增长15%(以最终决算数为准),财力预留0.6亿元,合计37.6亿元。

(二)区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1.根据全区土地出让计划,2019年预计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3亿元(均为工业用地出让收入),根据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测及收支平衡原则,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3亿元。

2.我区经营性用地出让收入为市级收入,2019年预计市级返还收入46.7亿元,将主要用于隐性债务偿还、土地收储、征地拆迁安置、区内基本建设等方面支出。

全区主要支出项目有:

1.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全力支持实施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点工程,安排区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8.4亿元,增长68%,其中科技发展专项资金5.6亿元,较去年翻番,新增资金主要用于我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补助等。同时,加大对区内重大重点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力度,预算内安排重大重点项目建设1.7亿元,其中:“十大民生”工程项目建设资金0.7亿元、棚改建设配套1亿元;另从市级返还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19亿元用于市政路网及安置房等重大项目建设支出。

2.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安排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专项资金1亿元,专门用于地方政府性债务付息、发行费,并从土地出让金收入安排15亿元用于隐性债务化解,严格执行高新区隐性债务化债计划;二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果,继续安排生态环保专项资金806.5万元。

3.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安排支农专项资金3644万元,较去年增长31.1%,有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4.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坚持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提高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获得感、幸福感。2019年支出预算中安排民生支出10.17亿元,增长11.3%,其中:公共安全1亿元、教育4.5亿元、文化体育0.14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0.72亿元、医疗卫生1亿元、城乡社区事务2.81亿元。

5.严控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严格支出管理,除刚性和重点项目支出外,大力严控和压减一般性支出。2019年部门预算中,各单位基本公用经费安排0.29亿元,较去年压减5%,其中: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务出国境等“三公”经费安排681万元,较去年压减6%

()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因我区国有企业暂无利润上缴,因此我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均为零安排。

(四)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19年,全区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收入11.96亿元,其中:保险费收入10.36亿元,财政补贴收入1.20元,转移收入0.08亿元,利息收入0.32亿元。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8.21亿元。当年收支结余3.75亿元,年末滚存结余29.61亿元。

三、2019年财政工作重点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打好三大攻坚战、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区财政将继续在区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园区中心工作,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保障力度,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做好各项财政工作:

(一)加强税源培育,拓宽收入来源

以实体经济为主体,培育优势产业,强化创新驱动,拓宽增收税源,着力高成长大企业培育行动,促进高质量发展。一是抓好收入组织。加强财税部门沟通联系,对重点税源、隐蔽性税源、新增税源和一次性税源加强分析测算,对收入异常增长的企业加强税收核查与监控,堵塞税源漏洞,确保应收尽收;二是多方培育税源。继续开展百强企业走访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合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从而涵养税源、促产增收;三是强化部门配合。进一步完善全区协税护税工作,重点加强对建筑安装业、限下规下企业的管护,充分利用第三方信息,深入挖掘存量税源,形成社会综合治税合力。

()优化经济环境,激发企业活力。

一是着力扶持壮大实体经济。积极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深入开展“百强企业走访”活动,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发展动力转换和重塑;二是用足用好财税政策,集中力量推进园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三是进一步加大企业政策扶持力度,让企业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完善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切实助推企业发展壮大。

()突出财力统筹,注重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源节流,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优化支出结构,以更加有力的财政投入,加快推进各项民生事业的发展。一是积极筹措资金,全力保障2019年园区“十大民生工程”建设投入,精心办好民生大事实事;二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保障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三是充分发挥技能实训基地、公共创业平台和孵化基地功能,努力促进各类群体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四是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危房改造、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工作,不断完善乡村基础功能,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深化体制改革,强化财政监管

一是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力度。利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和集中支付电子化等系统,加大对财政资金使用、管理上的监管,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二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争取上级债券额度,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强化动态分析监控,健全风险处置机制,切实防范债务风险。三是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抓好管理重点环节,突出成本效益分析,注重评价结果应用,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四是继续推进预算信息公开,统筹推进政府预算、部门预算、政府债务、绩效管理等信息透明,着力打造阳光财政。

新的一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改革,落实各项财政政策,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为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分享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分享文章到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