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进展
南昌市“五型”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简报(第1期)
  发布日期: 2022-01-17 

编者按:

平安是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基石。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十四五”期间,南昌市将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补短板、建机制、控风险,切实把安全发展贯穿于全市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大力推进地方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大违法犯罪活动打击整治力度,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整体效能。这些工作的落实,是南昌市打造“昌治久安”市域治理现代化样板的需要,是全面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体现。现刊发有关地区推进社会安全体系建设,保障民生民安的有益举措和成效。

【典型经验】

市公安局联建联动 联勤联防

积极构建平安校园安防新体系

按照公安部、教育部下发《加快推动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和省公安厅工作部署,南昌市公安局以开展“新型警力护校园行动”为抓手,坚持主动靠前一步,积极担当作为,全力推进平安校园“四个百分百”建设,着力构建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校园安防体系,不断提升我市校园安防建设和治安防范水平。

一、多方聚力,构建平安校园“共同体”。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将“新型警力护校园”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上级公安机关部署精神,积极争取党政部门支持,为确保校园安全工作高效落实奠定扎实基础。各县区党委政府累计投入资金2300余万元,全力支持保障属地校园安防建设。二是加强部门联动。主动加强与教育、市场监督、文化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构建平安校园创建责任链条,发挥各方优势、互相协作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市公安局联合教育、消防、城管等单位部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集中整治,对全市184家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联合检查,整治处罚181家,责令停业整改8家,有力净化了我市教培行业环境。三是统筹社会资源。建立了“公安+学校+家长+社会”四位一体的常态固定护学岗,在全市推行“公安联勤、教育联防、社会联巡、家长联动”的护校模式,组建多支由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家长、治安积极分子组成的校园义警队,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平安校园建设。目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护学岗设置率达到100%,引导社会参与人数高达7000余人,极大充实了护校力量,赢得了广泛称赞。

二、三防同力,打造校园安防“保护罩”。一是提升物防建设水平。以在全市941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安防“四个一”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强外来人员安检通道等安防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校园门卫室增设或完善“安检门、报警器、存储柜、会客室”,通过登入口门禁、安检通道和进入校内智能门禁形成“三道关口”,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的第一道防线。目前,已有890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极大提升了校园安防水平,增强了广大师生安全感。二是拓展技防功能应用。以智慧化管控为引领,依托互联网报警和“雪亮工程”,创新打造了“南昌市花朵护卫一键报警平台”及配套手机APP,推动校园及周边监控探头联入公安网的一键可视报警系统,实现校园“一键报警、视频监控、人员预警、离岗预警、远程广播”五大功能和校警可视化互动、一键报警快速响应等应用。目前,全市1089所学校完成一键式报警系统建设并实现公安联网,占全市60.1%;1536所学校完成视频监控建设,占全市85.3%,形成了有力保护。三是注重人防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校园保安员的审查备案登记,确保所有人员均为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的专职保安,并对人员的持证上岗、身心健康、人数配备和校园防卫器械配备、日常管理制度落实等情况开展全面排查,定期对保安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和安防指导,提升校园保安的先期处置能力。目前,全市持证上岗专职校园保安3757人,提升了校园安全质量。

三、全面发力,筑牢校园防控“安全网”。一是构建风险隐患管控网以驻校警务室为依托,积极会同教育部门开展涉校矛盾纠纷情况排查,重点关注扬言报复的极端人员、易肇事肇祸的精神病患者,及时开展预警、化解、稳控工作。定期清查整治校园周边治安隐患,健全涉校案件快侦快破机制,保持对涉校违法犯罪活动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涉校矛盾风险121起,稳控高危人员601人;排查整改校园内部安全隐患564个、校园周边治安乱点94个,办理涉校案件6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人。二是织密快速处置应急网将校园及周边地区纳入网格化巡逻防控体系,提高巡逻密度和频次,并按照“1、3、5”快速反应机制要求和“一校一策”原则,完善各校园的应急预案,经常性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和紧急避险教育,提升突发事件快速处置能力。严格落实涉校事件处置“三同步”要求,做好舆论引导管控,坚决防止不法分子借机炒作导致重大舆情事件发生。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累计组织校警联合应急演练1864场次,每天投入警力3541人在上下学高峰时期维护秩序。三是拉紧安全教育宣传网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纳入治安保卫重点单位,逐校、逐园落实责任民警,充分发挥全市公安机关1346名兼职法制副校长和1810名法制辅导员的教育引导作用,积极开展防溺水、防拐骗、反校园欺凌等10类主题的安全教育以及心理辅导活动,定期检查、指导、协调校园安全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法治教育2200余次,举办讲座356场次,发放宣传海报56000余份,覆盖师生21万余人次,提高了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青云谱区让法治更有力度 使平安更具温度

青云谱区坚持探索以“小网格”拉动“大治理”,试点建立“青云法格”工作室,运用“三官两师”进网格工作机制,以网格为阵地,用法治思维将群众的诉求解决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一、打造“一支队伍”,当好下沉服务“领头雁”。一是全覆盖对接。整合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以及心理咨询师等“三官两师”专业力量,组建“青云法格”队伍,精准下沉辖区109个网格,将群众上门寻求服务转化为“主动下沉”服务群众,形成延伸至基层的“法治服务网格”。二是多方位融合。网格与法格融合,将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与司法人员“知法、懂法、能执法”的优势高度互补,共同推进治安巡逻防控、矛盾纠纷化解等共性工作。三是精细化服务。积极“问需”于民,办好实事,将居民的需求变为服务的根本。法官要立足解纷于诉前,提供法律咨询,以案说法、以案普法;检察官要发挥检察监督优势,下沉网格收集涉及民生的公益诉讼线索,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警官要重点开展实有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及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律师要定期入格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讲座,提出法律建议化解矛盾纠纷;心理咨询师侧重对青少年厌学、亲子关系、家庭矛盾、婚恋感情等方面开展心理疏导,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发生。

二、突出“三个结合”,争当服务群众“贴心人”。一是定时与预约相结合。一方面,街道“青云法格”工作室每个工作日安排“三官两师”轮流坐班,现场为居民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推行网上预约、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等方式,结合群众法律服务事项“轻重缓急”,科学制订“一对一”人性化服务方案。二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线上,充分运用QQ、网格微信群、法律明白人自助终端、心理服务热线等新平台,提供在线服务,确保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服务。线下,在确保“青云法格”每人每月开展集中性讲座或咨询活动不少于1次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时间节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不同宣传主题的宣传活动,切实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三是集中与个别相结合。建立“一次采集、多方共享”的矛盾纠纷排查管理体系,将日常排查收集到的矛盾纠纷分门别类分析研判,通过建立台账、分流交办、跟踪落实、实施销号的工作规则,有针对性的交办给“三官两师”,靶向发力,助力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结”的良性格局。

三、建立“三项机制”,奏好网格管理“交响曲”。一是三进三知机制。“三官两师”下沉网格做到进住户、进商户、进企业,对所在网格的特殊群体情况必知、对群体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必知、对影响社区环境的突出问题必知,切实对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二是定期通报机制。建立与政法各部门常态化联系机制,定期通报“三官两师”进网格工作开展情况,沟通协商具体工作,就个案进行协商会审,力促重大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化解。三是行政争议化解联动机制。搭建行政争议诉前化解平台,与南昌铁路运输法院合作共建,设立行政争议纠纷诉前化解工作站,重点针对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引发的行政争议及其他行政争议进行化解工作,深入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凝聚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等共同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切实把非诉讼纠纷发现在源头、解决在基层。

西湖区坚决打好反诈“保卫战”

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

西湖区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按照“打防并举、预防为先”的工作思路,完善宣传防范、联动劝阻、专业打击一体化反诈机制,扎实推进“断卡”“长风1号”“长风2号”等专项行动,主要绩效指标均居全市前列,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钱袋子”。

一、抓宣传发动,创新“全民化”防范。针对辖区居民反诈意识不强的问题,大胆探索推动反诈入脑入心。一是“小直播”助力“大宣传”。借助当前流行的直播“带货”,创新推出全省首家反诈直播间,寓教于乐,引发大量群众自发转推,吸引江西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同步直播,得到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推介。截至目前,共开播27场,观看人数达373万人次,现场互动达20万余次。二是小平台推动大防范自主研发西湖反诈公众号、反诈视频号等平台,开辟了在线解答、网上报案、情景体验等功能,微信公众号关注量突破120万,24小时值守为群众答疑解惑。同时注重社区微细胞,建立小区、楼栋等树状微信宣防群,制作推送宣文216篇、短视频91部,阅读量超210万人次。三是小制度阻断大损失围绕消费商圈、商务楼宇,西湖公安分局铺开警力,与财会人员、企业法人等建立联系帮扶机制,定期上门宣传提醒,督促落实财务转账汇报制度。2021年走访企业500余家,开展培训543场次,企业被骗案件同比下降67%,大额损失案件不断减少。

二、抓协调联动,实现“精准化”劝阻。针对辖区居民可能被骗的风险苗头,预警追踪推动快速拦截中断。一是机制先行。西湖区在全省率先承接县区层级预警劝阻工作,出台了预警劝阻处置规范、话术模板及相关机制,建立了区反诈办归口承接、业务警种技术支撑、派出所及社区分类处置的预警劝阻作战模式。二是分类快阻。对高危预警信息,由区反诈中心先行电话预警,失联或不听劝阻的由属地派出所、社区开展面对面劝阻,无法立即见面劝阻的,创新微信视频见面方式;对中低危预警信息,由属地派出所先行电话预警,再结合“五进”活动开展上门宣防。今年已完成预警数据22.3万条,成功劝阻案件152起,避免群众损失213万元。三是警银联动。深化警银协作机制,对涉诈手机卡、信用卡的始发地进行追溯倒查,及时通报告知运营商和银行网点堵塞漏洞。银行网点如发现可疑人员,区反诈中心等及时介入调查处置。通过警银联动共刑拘犯罪嫌疑人13名,“断卡”行动线索核查数、刑拘绝对数、综合考核成绩长期位居全市第一。

三、抓综合治理,推动“专业化”打击。针对辖区居民经济利益仍受电诈威胁的形势,重拳出击保持凌厉攻势,其中“长风2号”行动全市排名第一。一是管治结合源头打。持续开展“清楼扫街”行动,常态化排查“人、卡、设备、窝点”等涉诈要素,让“黑产”出不去。2021年累计排查辖区公司1826家、出租屋8525家,成功摧毁电诈窝点8个。二是创新战法全链打。研究提炼“窝案关联”“窝点透视”“人案串并”等10余种技战法,将人、案、物、窝等要素串并关联,全链条实施精准打击。成功打掉非法支付平台及“卡商、码商”犯罪团伙3个,梳理冻结涉案银行账户2000余个,涉及资金2300余万元。特别是破获了全市首例“第四方非法支付平台”(洗钱类)案件,为打击“黑灰产业链”积累了经验。三是紧盯要案渗透打。通过深挖辖区一起重大杀猪盘案,全链条侦破“10·12”跨境专案,目前该案已依法判决38人。共破获50万元以上省、部督案件14起,打掉涉诈团伙22个。全区接电诈案件、群众损失分别同比下降22.8%、4.8%,破获电诈案件、刑拘人数分别同比上升223.8%、301.9%,以“两升两降”遏制电诈案件高发态势。

南昌县持续深化平安建设保障民生民安

近年来,南昌县把平安建设工作与服务民安民生各项需要有机融合,持续巩固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良好局面。2021年,南昌县公众安全感指数提升至99.12%,位居南昌市第一。

一、持续夯实平安基石“护民安”。一是突出打防并举、综合施策。南昌县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入打击整治黑恶违法犯罪;深入打击传销活动,成立江西省首个打传教育基地;开展“百日会战”系列专项行动,得到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高度肯定;二是从严从快打击,全面覆盖。深入开展“缉毒风暴”等专项行动,强力打击毒品犯罪,禁毒工作受到国家禁毒委表彰;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深入开展“长风再起”反诈专项行动,成立驻云南工作站,县内“电信网络诈骗”警情稳步下降。三是完善治理机制,健全体系。深化开展平安建设“零点巡查行动”,进一步完善了多元主体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新增建成6000个“昌南智慧云眼”、68个“智慧平安小区”,“全方位、全时段、全天候”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

二、坚决维护社会稳定“防风险”。一是扎实推进对邪教组织打击。开展对邪教组织100%打击和100%转化“双百攻坚”。完成217处安防设施建设,建成反邪警示教育基地,有力维护了国家政治安全。二是稳步开展稳评调解等工作。稳步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矛盾纠纷化解,五年来完成“稳评”110余件,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300余件。扎实推进重点人员管控,累计妥善做好了9500余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服务管理。三是切实提升治理效能创品牌。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导向,优化升级“民情连心桥”(网格化管理)工作,创建出一批以“五同”工作法、“红色物业”等为代表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同时,综合运用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高标准打造县社会治理事务中心。2017年以来,累计有效解决各类群众诉求26万余件。

三、强势推进服务保障“促发展”。一是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南昌县第一时间动员广大政法干警和5388名“战时网格员”开展联防联控,构筑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坚固防线。积极服务保障“六稳”“六保”,立案侦查、办理涉疫案件383起,处理人员727人。二是持续深化综合治理领域。统筹推进农村农业水利、城乡建设管理等五大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出台依法保障和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组建企业法律服务团,以法治保障企业健康发展。持续擦亮“法治名片”,建成354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培养了77700余名农村“法律明白人”,打造出武阳前进村、冈上合山村等一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建立“法院+妇联”家事调解委员会等一批特色工作室,调解各类纠纷2267件。

四、持续推进铁军建设“强素养”。一是组织培训。分层分级分岗位开展政法领导干部培训350余场次,政法队伍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二是开展整顿。扎实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入开展“6+N”顽瘴痼疾整治,有效整改各类问题3272个,政法系统纪律作风进一步加强。三是加强建设。持续加强政法基层基础建设,成立新洪大派出所,建设“县禁毒主题公园”,将银三角法庭、小蓝法庭提升改造为全省“双达标”示范法庭;深入推进智能化科技应用,高效开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试点工作,实现刑事案件电子卷宗司法流程网上流转。四是改革创新。创新开展“互联网+法律服务”,启动“智慧矫正”“数字交管”建设,投放南昌市首批公共法律服务类无人机终端,“智慧法院”建设被最高人民法院作为典型成果巡礼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