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你
赣服通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
媒体矩阵
手机WAP
小洪同学
英文版
政务邮箱
分享

2022年南昌市科技创新基础大提升工作要点

访问量:

为认真贯彻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依据《南昌市科技创新基础大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3年)》,紧扣我市重点产业和经济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杠杆作用,围绕全力打造“区域科创中心”,深入推进全市双“一号工程”,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特制订2022年南昌市科技创新基础大提升工作要点。

今年全市科技创新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2021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全市GDP比重达2.2%

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市级以上专业化小巨人企业超过50家;

建设1家省实验室,建设5家省级创新研发平台,培育45家市级基础研发平台;

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10亿元;

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20名、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20个,引进10名“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带团队”的“四带”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力争引进10名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和地方级领军人才;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8件。

一、重大创新布局优化行动

1.推进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建设1)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LED技术,发挥晶能光电、中微半导体等骨干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打造全球重要的LED产业集群。(2)以中国信通院江西分院、华为(南昌)互联网创新中心、欧菲光、华勤、龙旗、美晨等为依托,打造全国知名的5G+VR移动智能终端产业集群。(3)以中山大学南昌研究院、上海微系统所等为依托,打造全国极具影响力的MEMS产业集群。(4)依托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江西航空研究院等高端研发平台,打造国内领先的国产民机研发制造产业集群。(5依托昌北高校科创谷、技术协同创新园等科技载体,以同兴达、黑鲨科技、鸿利光电、凯讯光电、佳因光电等为引领,打造江西光电产业中心和科创中心。6)以金玉湖科创小镇、滨江高新技术产业园等载体建设为依托,以江西省纳米技术研究院、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南昌大学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为引领,促进产学研深入合作。〔责任单位:市科技局、高新区、经开区、小蓝经开区、市委人才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

2.推进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1)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稳定增长,园区R&D投入占GDP比重达4.6%以上。(2)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着力构建企业培育支持机制,实现产学研政协同发展,实施重大关键技术攻坚。(3)加大培育企业研发机构,推动营业收入3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力争2022年新增市级以上科研平台20个。(4)加快推进大院大所平台建设,推动与本地高校院所、企业融合发展。(5)加快推进省实验室建设,以“国家硅基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基础,推进复合半导体省级实验室组建。〔责任单位:市科技局、高新区、市委人才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科协〕

3.推进中国(南昌)科学岛建设。1)以高端研发平台为支撑,以传感器为特色,加快推进中国(南昌)科学岛战略发展和城市设计规划编制工作,并做好相关项目和科技要素的招商和布局。(2)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领导、专家、企业等各方对科学岛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责任单位:市科技局、高新区、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4.推进昌北高校科创谷建设。1)完成昌北高校科创谷规划设计;(2)完成昌北高校科创谷可研报告并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责任单位:市科技局、经开区、市委人才办、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

5.推进南昌航空科创城建设。1)开展航空产业链分析工作,出台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加快推进南昌航空科创城总部研发基地建设,大力推动中国商飞江西试飞基地、江西先进复材研发中心、中国商飞上飞院(南昌)机体设计中心建设,打造中国商飞江西运营中心。(3)梳理中国商飞供应商目录,积极吸引更多的民机配套企业入驻我市。(4)加快推进某型号飞行台的引进和建设,把南昌打造成为全国民用航空发动机试验试飞改装中心。(5)梳理与广东省七市在航空产业领域合作事项。(6)办好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推动航空客货运、航空物流、跨境电商等产业协同发展,致力把南昌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航空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市工信局、高新区、市委军民融合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

6.推进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江中药谷核心区建设。1)进一步优化科创城扶持政策,提高扶持政策的精准性。(2加强创新研发,推动中药固体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科创城有机融合,推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中药经典名方产业化。3)强化招商引资,力争引进一批医药人才、团队、企业入驻科创城江中药谷核心区。〔责任单位:市工信局、湾里管理局、市委人才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

7.推进南昌VR科创城建设。1)全力推动省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创建国家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在2022世界VR产业大会前取得实质性进展。(2)争取招引一批国内有影响力、有实力的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提升科创城的科技创新能力。〔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红谷滩区、市委人才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

8.推进创新型县(区)试点建设。1)对照省级创新型县(市、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全面完成各项试点建设任务,做好评价验收各项准备。(2)加快推进市级创新型县(区)、乡镇试点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相关县区〕

二、科技创新平台升级行动

1.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1)重点推进中国信通院江西分院、江西航空研究院、华为(南昌)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有研工研院(安义)铝材门窗研究院建设,在团队组建、项目签约、科研平台入驻、课题申请上给予大力支持。(2)完成浙江大学南昌研究院、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省装配式建筑研究院注册工作,加快推动建设运营。(3)依托进贤县医疗器械产业推动南昌大学与进贤县合作建立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协同体。〔责任单位:市科技局、红谷滩区、高新区、经开区、小蓝经开区、安义县、进贤县、市委人才办、市委编办、市工信局、市人社局〕

2.探索谋划省实验室建设。完善复合半导体省实验室组建方案,协调推进复合半导体省实验室批复组建。〔市科技局、高新区、市委人才办、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3.极培育企业研发机构。1)出台《南昌市推动年营收3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实施方案》。(2)力争2022年全市年营收3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自建或共建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80%,其中获批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的比例达到60%,力争组建45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科协,各县区、开发区、湾里管理局〕

三、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行动

1.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1)积极宣传《南昌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补助暂行办法》,落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补助兑现工作。(2)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申报。(3)落实《发明专利提质倍增三年行动方案》,积极开展高价值专利,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开发区、湾里管理局〕

2.深化产学研合作。1)深化市校战略合作。发挥驻昌高校高端人才、优势学科、科技成果、创新平台等资源优势,结合我市“4+4+X”产业发展布局,建立高校、政府、企业三者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找准合作方向、明确方法路径。重点围绕科技合作、政策研究、产业升级、人才培养、交通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加强市校战略合作。共同推进高校科研平台延伸、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创新活力。(2)推进中科院江西育成中心建设,完成三无事业单位申报注册,推动科技项目申请专利30余项,成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获得若干医疗器械产品资质,孵化企业整体营收1000万元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高新区〕

3.深入开展科技交流。1)完善长江中游共享子平台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统计等数据,共享科技资源信息。(2)持续完善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及高端人才进江西活动。(3)推动市校战略合作,梳理汇总签约清单,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4)推动与广东七市加强科技合作。〔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各县区、开发区、湾里管理局〕

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1.培育壮大科技企业群体。1)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完善培育辅导工作机制建设,抓好“双提升”政策落实。(2)大力实施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工程,聚焦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支撑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3)建立市级领航企业培育库,发布一批市级领航企业榜单,建立挂点联系领航企业制度,对领航企业实施“一对一”挂点帮扶,力争培育12家领航企业入选“三类”企业,分别编制入库“一企一策”培育计划书。〔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各县区、开发区、湾里管理局〕

2.加大企业研发投入。1)强化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研究修订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政策,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布局和梯队建设,构建国家、省、市等多层次研发机构体系。(2)开展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加强部门联动,强化研发投入统计工作培训和督导。〔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税务局、市统计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各县区、开发区、湾里管理局〕

3.努力打造专业化创新载体。1)深度挖掘潜在创新资源,持续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科技园区”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2)鼓励大型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牵头建设或管理运营专业化创新载体,鼓励更多战略新兴产业主体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各县区、开发区、湾里管理局〕

五、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行动

1.加大科技信贷支持力度。1)出台南昌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方案》,强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企银保服”协同联动。(2)用足用好“洪城科贷通”科技与金融结合改革成果,扩大洪城科贷通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扩大科贷通备选企业数,争取为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3)发挥科技保险作用,做好科技保险补助资金政策兑现工作,分散和化解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创业风险。〔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市金融办〕

2.推动科技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1)力争新增2家科技企业上市,给予重点调度、重点扶持、重点推进,高效推进企业上市进程。(2深入挖掘一批优质科技企业进入拟上市后备资源库,支持条件成熟企业股改辅导、递交上市申请。(3)加快调整科技企业上市政策,积极协调解决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难问题。〔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开发区、湾里管理局〕

六、高端创新人才集聚行动

1.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与团队。1)贯彻落实《关于实施“天下英雄城 聚天下英才”行动计划的意见》(洪发〔20188)和《关于支持大学毕业生和技能人才来昌留昌创业就业的实施意见》(洪发〔20209号)等文件,做好相关人才政策兑现工作。(2)实施“顶尖领军人才领航计划”。(3)加快江西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建设,着力引进集聚一批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高新区,市直相关部门,其他各县区、开发区、湾里管理局〕

2.努力提升人才培育水平。1)举办南昌市高层次科技人才“洪城计划”创业大赛,遴选10个优质科技项目。(2)开展南昌市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双百计划”申报立项工作,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20名、创新团队20个。〔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科技局,各县区、开发区、湾里管理局〕

七、重大关键技术攻坚行动

1.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聚焦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力争承担10项以上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项目。(2)组织实施25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各县区、开发区、湾里管理局〕

2.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探索实施以“揭榜挂帅”模式开展技术联合攻关,遴选出对产业发展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应用面广的“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发需求榜单,面向全国公开征集揭榜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各县区、开发区、湾里管理局〕

分享:
TOP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