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你
赣服通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
媒体矩阵
手机WAP
小洪同学
英文版
政务邮箱
分享

副市长宋铀参加全省城乡内涝防范应对视频调度会

访问量:

6月13日,省防指指挥长、副省长罗小云主持召开城乡内涝防范应对视频调度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领导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细化措施,重点研究部署城乡内涝防范应对工作。

会上,视频连线调度了南昌市、东湖区内涝防范工作情况,副市长宋铀代表我市汇报了6月10日遭受集中强降雨的应对、排涝有关情况;省应急、水利、住建、消防救援、气象、水文、公安交管等部门就内涝防范工作发言。市防指副指挥长、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小文,市防指副指挥长、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陈曙,市防指副指挥长、市水利局局长胡崇敬,以及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在市分会场参加。

会议指出,近期我省强对流天气多发频发重发,部分地区先后遭遇短时集中强降雨,导致内涝、风雹、山洪等灾害。当前正值端午假期,距离“七一”不到20天时间,各地各部门要坚决落实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省防指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协同联动,以更强担当、更严举措、更实作风,全力打好强降雨防范应对攻坚战,真正做到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坚决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百年华诞。

会议要求,要坚决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时刻保持清醒认识、绷紧安全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将强降雨防范应对抓紧抓实抓好,避免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坚决维护好安全稳定大局。要切实加强监测研判、精准预报预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坚持部门滚动联合会商,提前部署安排防范应对措施。要着力把握重点关键、严密防御防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历史易涝点、城乡低洼地带和地下车库、地下商场、下沉式广场、桥涵、隧道、立交桥、地铁、机场等关键部位,强化排水管网、排涝设施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全力做好城市内涝和农村渍害防范应对工作。要突出强化值守备战、高效抢险救援,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保障好网络通信和应急装备物资,落实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地方专业森林消防等应急抢险救援力量,充分发挥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作用,采取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方式,科学、高效应对处置灾情险情,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和影响。

会议强调,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完善易涝点应急预案,提高预案可操作性,细化明确责任单位和人员,落实排涝装备和队伍,确保一旦发生内涝,能够第一时间启动预案,高效应对处置。同时,要举一反三,进一步完善水库、山塘有关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预案演练。省防指要组织开展预案督查检查工作,并跟踪督查整改落实。

6月10日,我市遭遇了一轮集中强降雨。当日08时~11日00时,我市出现大雨,部分暴雨,局部大暴雨。全市平均累计降水36.5毫米,有36站累计降水超过50毫米,有7站累计降水超过100毫米,以南昌县塘南港头站151.9毫米为最大,青山湖火炬广场站137.3毫米次之。53站次小时雨强超过20毫米。市城区平均降雨46.5毫米,18站降水超过50毫米,有4站降水超过100毫米,以青山湖区火炬广场站137.3毫米为最大,高新区陈毅纪念小学站131.7毫米次之,东湖扬子洲站106毫米第三。21站次小时雨强超过20毫米,2站次小时雨强超过50毫米。主要强降水时段为11~15时、16~20时。受集中强降雨影响,全市多地(路)段发生短时积水现象。据统计,截至6月10日20时,全市有积水点54处;截至6月10日23时,除南昌县石岐村附近、大洲村附近、青云谱区金鹰路3处还有少量积水外,其他积水基本消退;至11日6时,所有积水点已全部排干消退。这都得益于我市滚动预报预警、提前安排部署、强化应急应对。

当日,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利局、市城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同志一线指挥,调度有关县区、防洪排涝工程管理单位,要求全力以赴抓好防洪排涝工作;市防办连夜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有积水地段县区迅速组织公安交管、城管、市政等部门工作人员上路巡查,迅速开展疏导交通和应急排涝工作,确保11日7时前城镇各积水现象全部消除,保障城镇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市县两级排水部门共出动人员1500余人、各类型车辆50辆、各类抽排设备近100台。市公安交管部门迅速增派交警紧急上路疏导交通。10日晚共出动警力800多名,警车500余辆,移除故障车200余辆,有效维护了交通秩序。

针对6月10日强降雨应对中反映出的一些短板和不足,南昌市将按照这次会议要求特别是副省长罗小云指示精神,认真梳理、分析积水产生原因,按分类施策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排涝工作。

来源:局防汛抗旱科,新闻宣传科

分享:
TOP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