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临近午餐时,青云谱区黄溪村“一老一小”幸福院的幸福食堂内便香气扑鼻,保温台上整齐排列着各式美味佳肴。居民们井然有序地排队取餐,随后结伴围坐,享受着可口的饭菜,聊着家常,氛围温馨而和谐。
自老年助餐工作启动以来,青云谱区已建成13家社区、村幸福食堂,累计服务27.6万余人次,其中上门送餐6.8万余人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热腾腾的饭菜。
构建老年助餐服务网络
“放心吧!社区食堂就能吃上热饭,既方便又实惠,我哪儿也不去,就在家里待着……”锦联社区的万长秀老人在与女儿通话时,满心欢喜地分享着自己做饭难题已圆满解决的好消息。
青云谱区根据“15分钟就餐服务圈”的理念,合理规划布局,在居民密集区、困难老年人聚居区以及交通便利的区域设立了老年食堂。通过“功能叠加、新建改建、整合利用、邻里互助、配餐送餐覆盖”等多种方式,初步构建起了以中心食堂为核心、社区老年助餐点为支撑,覆盖居民小区和老年人家庭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
该区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出一点、集体添一点、志愿助一点”的办法,强化老年助餐服务多元化资金保障。城南村幸福食堂采取“村里配套一半、老人自缴一半”的优惠政策,为本村老人提供助餐服务;施尧村幸福食堂经过严格筛选,引入第三方公司,并为其提供5年免租优惠。该公司对80岁以上的老人每餐让利2元,将政府的优惠政策直接转化为群众的实惠;洪都街道幸福食堂则由社会企业投资40余万元,自行租赁经营场所并设立了“老年用餐专区”,为老年人提供优惠的就餐服务。
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制度
“幸福食堂的运营解决了老人的就餐难问题,让我们做子女的没有后顾之忧。”洪光社区居民李国益感慨道。
洪光社区是一个新建住宅小区,高龄、空巢老人有120多人。社区组建了5支爱心送餐志愿服务队,每天把一日三餐送到老年人家中,同时还帮助老人打扫家庭卫生、整理日常物品。
青云谱区还充分发挥社工站、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伍的作用,创新性地建立了“小老人帮老老人”的志愿服务积分制度。通过送餐积分兑换用餐实惠,鼓励志愿者和邻里之间相互帮助,让老年人得实惠、邻里更融洽。目前有200余名老人加入积分志愿服务队,累计为特殊困难老年人送餐80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