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你
赣服通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
媒体矩阵
手机WAP
小洪同学
英文版
政务邮箱
分享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1-14 11:22:00 浏览量: 字体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年112日在新建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

新建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成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新建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建设富裕美丽文明幸福现代化新建”的目标,育产业强动能上项目扩投资惠民生提品质,经济运行呈现新气象,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开门红。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6亿元,同口径增长19.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7.4亿元,税收占比74.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0亿元,增长18.5%。重点项目开工建设138个,完成年度投资400亿元,开工数和投资额再创历年同期新高。

——新建形象日益彰显。成功举办全市第33届菊花展、全市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先后获评全国工业百强区、全省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优秀单位、鄱阳湖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先进县区全省首批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区等市级以上荣誉39项,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区综合排名跃升为第三,对外形象不断提升。

——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全区民生支出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预计增长8.1%8.6%。10件人大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全部按期完成;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点亮百姓门前一盏灯”实践活动被省市认定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典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这一年,我们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市要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狠抓各项任务落实,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一年来,我们毫不动摇抓转型、调结构,产业发展在动能转换中不断升级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20.3%。乾照光电等14家企业成功入选江西省产融合作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名单。34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全面开工,完成投资132.6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8%。江西中再生环保产业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被认定为省“专精特新”1中小企业,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围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江铃晶马和林恩茶业入选“江西制造”首批省级榜单。

农业发展提质扩量。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24.1万亩,生猪存栏33.16万头、出栏57.47万头,均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任务;蔬菜播种面积达8.36万亩、总产达11.6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1.7%;高标准农田建设连续两年获得省级表彰。现代农业加速推进,南昌植物园加快建设步伐,农业技术创新智能化温室等5个项目已竣工投产;牧原集团规模化生猪养殖基地投入生产。农业产业稳步提质,汪氏蜜蜂园等3家农业企业的品牌被认定为全省“赣鄱正品”品牌,3家农业企业获“江西绿色生态”认证,3家企业领办的联合体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农业产业化省级示范联合体,林恩茶业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第三产业提质升级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预计增长25%。限额以上汽车零售额51亿元,同比增长52%。新增电商企业12家,电商交易额实现410亿元,同比增长27%。全区餐饮业营业额达15.8亿元,同比增长18%5家餐饮门店获评全省赣菜特色门店。金融市场日益活跃,平安银行、广发银行顺利入驻,全区银行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0.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46.6亿元;累计发放“财园信贷通”贷款8.46亿元,惠及企业148家。文旅活力持续增强,旅游接1751.1万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综合收入94.2亿元,增长20.3%溪霞镇店前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至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评“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入选“江西省文化企业20强”。

(二)一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抓改革、扩开放,内生动力在创新创造中不断迸发

改革向更深层次拓展。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174家事业单位精简至77家,精简率达55.7%。“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大力推进赣服通4.0建设,上线服务事项330项,位居全市前列;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在全市排名第一,企业开办、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2小时60天以内;在全市率先建设“新惠通”政策直达平台推行“免申即享”兑现方式,创新“五专合一”3推动惠企政策直达企业,上线惠企事项162项,惠及企业1002家,累计兑现金额达1.57亿元,此项做法在全市推广、全省领跑,被列为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攻坚典型案例。

开放向更广领域延伸。开放合作全面拓展,开放型经济指标稳中有进,预计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8%。主动对接世界VR产业大会,积极参与南昌市广东省七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等,新增签约重大项目46个,投资总额达292.9亿元,其中,投资30亿元的新零售智慧园区、投资20亿元的江西(新建)文演中心等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的优质项目先后落户,为转型升级积蓄了强大后劲。

创新向更高水平迈进。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设立1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和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发明专利113个在全市率先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1120”标准4,全年新增企业4134户,同比增长38%。认真落“洪城计划”5、南昌“人才10条”和“10万大学毕业生和技能人才来昌留昌创业就业”等政策,举办线上线下“百场校招”活动50场对高层次人才给予资金、疗养、就医绿色通道、子女上学等优惠政策,引进省外人才483人,获批1家博士科研创新中心;发放青年人才生活补贴267万元,为创新发展揽才、留才。

(三)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抓品质、美环境,城乡建设在融合发展中不断加快

城市功能日渐完善四大片区建设全面拉开,24平方公里的长堎老城区加快完成提升改造,16个老旧小区、13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程全部完工,新建大道东延及文化中心片区等10条市政道路全线通车;望城新城区5750亩土地、14万平方米房屋征迁全部完成;新建经开区建成面积达23平方公里,打造了一批“区中园”“专业园”“园中园”等特色产业园梦山南大道建设全面完成,园区路网日臻完善15平方公里的九望新城正在有序推进。累计打通3条断头路新增2个停车场老旧小区改造、空中管线整治、加装电梯工程扎实推进,梦庐花园、宏发花园等安置房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棚改任务超额完成。以马兰圩花海公园为样板,沿乌沙河打造城市花海公园,构建8公里城市绿道、新建5个邮票绿地1个城市公园,城区绿化养护总面积达201.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45%;污水管网建设已完成17.3公里,文明创建成果显著,垃圾分类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乡村面貌大为改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1个美丽宜居示范乡镇、3个美丽宜居示范村、3个乡村振兴试点村、268个美丽乡村点建设,实现全域覆盖4个村镇获评省级文明村镇。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完成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和10.5万户农村住房安全隐患排查;新改建35个乡村公厕和15个户厕标准化模型,“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已竣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效加强,荣获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县区“四好农村路”6建设进一步推进,完成县乡道升级改造68.6公里,窄路面拓宽43.5公里,重建危旧桥18座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进程加快,通车里程达到2902.5公里,实现村村通客车。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持续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9%,PM2.5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全区未发生一起重大污染土壤环境事件。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幸福水库水质达标率为100%6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5个环鄱阳湖集镇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运行,67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面竣工。新增12个秀美乡村和1个风景林,乡村道路绿化10公里、县级道路绿化提升21.1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7%,获评全省天然林保护工作先进县区。

(四)一年来,我们不遗余力抓保障、夯基础,民生福祉在共建共享中不断增加

社会保障不断夯实。安排财政衔接资金5773万重点实施帮扶项目69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发放城低保金1.3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1.42亿元、高龄补贴1644.83万元;拨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资金5838元,一站式城乡医疗救助资金2406万元,保障性租赁补贴423万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夯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8亿元,新增城镇就业人数7284人,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8004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完成溪霞镇敬老院重建和西山镇敬老院提升改造,45个居家养老服务点全面建成,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社会事业和谐共进。新建二中初中部、欣悦湖学校、新建经开区第二中心学校小学部投入使用,新增普惠性民办、公办幼儿园9所,新增公办学位1830个,“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进一步缓解;扎实推进“双减”7工作,73所学校为7万余名学生提供了校内课后服务,有效规范了校外培训市场;竞晖学校教育集团大塘校区的成立,开启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新实践;增加体育场地92个,新建成健身路径点位38个,打造了15分钟健身圈。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建成医共体乡镇医疗机构13家,顺利通过全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考核;大力推进健康新建和健康促进县区中心建设常态化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新冠疫苗接种经验在全省推广。建成7个社区邻里中心,区文化中心投入使用,成为新建新地标。

社会治理显著增强。深入推进“法治新建、平安新建”建设,“一网统管、一键通办、一屏全观”的数字城区治理体系加快构建,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全面完成实体化建设,溪霞镇店前村获批全国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先进单位。开展“长风2号”专项行动,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实施全链条打击累计破获各类涉诈刑事案件417起,百万以上电诈案件破案率实现100%。全区信访总量呈现下降趋势成功化解了一批突出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9.51%。全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减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中荣获优秀。森林防灭火实现了“三无一确保”8,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

(五)一年来,我们持之以恒抓效能、优服务,自身建设在强基固本中不断加强

依法行政持续推进。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在全市率先建成政务公开专区,受理依申请公开55件,网上信箱处理信访件554件政府执行力与公信力进一步提高。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9件、政协提案102件,建议提案办结率100%。

行政效能持续提升。深入开展“五型”政府建设,区政府获评全省“五型”政府建设先进集体,溪霞镇获评全省“五型”政府建设示范乡镇。依托赣政通等网上办公系统,高效、安全开展线上办公,公文流转效率显著提升。严格文件印发和会议审核,严控文件规格、篇幅和会议时长,区政府及区政府办发文压减8.5%,政府性综合会议压减3%。“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受理解决群众诉求3万余件,办结率100%,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廉洁从政持续强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各项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推行“一线工作法”,倡导“脚上有土、心中有谱”工作作风,大力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全年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2732人,党纪政务处分31人,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人民防空等工作高效开展,“双拥”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武装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民族宗教、对台事务、外事侨务、老干部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审计统计、机关事务、供销档案等工作迈上了新台阶;老龄慈善、工青妇、工商联、残疾人、红十字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各位代表,在取得成绩同时,仍然清醒地看到,我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旧突出经济发展的质量还不高,传统产业比重偏大,新兴产业不强,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亟待解决,建设用地“缺口大”和“闲置多”的现象依然存在;产业项目落地投产不多,稳定经济增长的压力较大;民生领域尚有短板,公共服务水平、社会治理能力需进一步提升,离群众期还有差距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加速新崛起、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稳住、进好、调优”的原则要求,聚焦全市打造“一枢纽四中心”的目标定位,坚决扛起“率先‘作示范、勇争先’”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树标杆、求突破、争一流,坚持不懈做大经济总量、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城市能级、推进乡村振兴、创新社会治理,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左右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左右;实际利用内资增长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产业引领、转型升级,在加快高质量发展上精准发力。聚力第一要务,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切实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

提升数字经济引领力。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不动摇,扎实推动“03专项”9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工作,紧盯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在线经济等数字经济业态,积极培育以5G为引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协同发展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扎实推进科创产业新城大数据、中南高科数字化智造等特色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中国长城为龙头的数字城市经济,壮大以科骏实业、中至数据为核心的VR产业链,推动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同时,依托九望新城数字经济产业带、新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经济产业园两大核心板块,积极引进大数据、VR等数字经济领域龙头企业和国际性商贸龙头企业落户。

提升先进制造竞争力。围绕构建1+2+110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产业做大做强、集群集聚。聚焦汽车及零部件主导产业,突出补链强链,推动江西五十铃、江铃晶马等一批规模体量大、延伸配套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加速发展;加快推进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特色产业,支持金达莱环保、中国联塑、汪氏药业等企业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等具有较好基础的新兴产业,推动乾照光电等企业开展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促进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提升现代服务业带动力。围绕现代金融、智慧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产业,不断完善产业功能布局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集中区。加快推进鑫润物流园、新能源智慧物流园等现代化物流项目建设,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全年新增限上企业30家以上,限额以上零售额达到80亿元。做强电子商务产业,做好省市级电商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全年新增电商企业10家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50亿元。持续开展政银企合作对接,积极运用“财园信贷通”等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进文旅产业快速发展,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大文旅品牌创建力度,创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省5A乡村旅游点、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逐步完善国家3A级以上景区周边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业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二)坚持改革创新、双向驱动,在推动高水平开放上精准发力。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再攻坚、开放再提升,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强化重点改革。稳步推进财税金融及国资国企改革,出台政府投资管理办法,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一网通办”数字化改革,加快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赣服通”5.0平台建设,全面打响“新事心办”11营商环境新建品牌,全方位、宽领域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破解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生态治理四大方面投融资难题。继续推进农业农村、医药卫生、医疗医保、教育体育等综合改革,为高质量发展释放活力

深化科技创新。以市级创新型县区建设为契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投入、创新人才等方面先行先试。不断刺激技术市场活跃度,转化运用科技成果10项,申请发明专利873件,实现技术合同研发成交额突破4.5亿元;帮助企业争取科技专项资金超过600万元,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0家;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增强企业自主研发创新的能力,力争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在孵企业数量达30家;充分发挥新建经开区博士科技等人才平台优势,全面落实南昌“人才10条”政策10万大学毕业生和技能人才来昌留昌创业就业”为契机,高位推动高端人才引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优化招引质效。抓住赣深高铁开通有契机,主动参与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积极开展与广东省七市交流合作,有效承接来自粤港澳地区的高端装备产业加强与维乐电池、华讯方舟等企业的对接联系,重点引进一批电子信息龙头企业。深入推进集群招商、链条招商、以商招商,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全员动员、主动出击,加快推动金元成惠、壕门传感器、金电池等项目落地建设,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成功率,全年引进50个亿元项目,投资额超500亿元,推动开放型经济大发展。

(三)坚持项目为王、提速提质,在激活高层次动能上精准发力。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全力以赴强要素、推进度,实现总量质量双提升、速度效益相协调,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厚实项目承载。坚持产城规划先行,优化新建经开区管理体制,强化园区与周边地区的产城融合,探索试点独立的市场化投融资方式,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园区整体形象,全面提高园区综合承载力。深化“亩产论英雄”,落实“标准地”12改革,推进“腾笼换鸟”13,健全完善用地保障机制,强化集约用地意识,依法清理僵尸企业,整合闲置厂房和土地资源,全力做好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消化处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充分释放园区产能。

抓实项目进度。实行“一项一策”、对症下药,采取“并联法”14,同步推进项目报批、规划设计、用地、环评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华讯方舟电子信息制造项目、中南高科新建数字化制造产业园华中自动化设备智造基地力暖高端热能设备生产基地等一批项目建设;加速完成欣悦湖片区剩余周边配套、祥云大道以南路网、文全花园等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实现年度重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

做实项目管理。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服务管理,持续做好项目保障、项目服务、项目质量等方面工作。紧盯项目用地指标、企业融资、水电气等要素的保障,用好融资平台和产业引导基金,强化资金运作,拓宽融资渠道,确保项目开工有保障。及时跟进项目服务,重点加强安全生产、生态环保、扩大招工等方面的服务,促使签约项目尽快建成投产运营。严把项目质量关,建立项目推进建设、提升服务、检查考核等制度,细化项目管理流程力促项目建设质量过硬。

(四)坚持建管并重、内外兼修,在建设高品质城市上精准发力。注重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水平融合,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功能修补,努力打造更富魅力、更具活力的幸福新城。

提优城市规划体系。优化城镇空间局,以融合发展的理念和科学的思路高标准编制“新建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深入推进“多规合一”15,科学划定“三区三线”16,构建稳步增长、生态优先、和谐发展的高品质城镇格局。大力推进长堎区、望城区、新建经开区九望新城)、新丰新城等四大片区联动开发建设,实现城市功能优化互补、配套共建共享、道路交通互联互通、产业生态联动发展生态绿廊串联成网的片区联动体系同步推进全区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73行政村规划编制工作,完善重点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提升城市空间发展的承载力和城市功能品质。

提升城市品质内涵。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开展城区排水管网改造三年攻坚行动,提升改造12条未实施雨污分流的道路。加强涝区治理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大力推进市政公用城周边、新建城、九望新城等片区道路建设,稳步实施兴国路等4处跨乌沙河非机动车行桥建设,逐步打通5条断头路,改善交通微循环。加快推进梦山北大道、新城大道、山丹路三个市级“胡子工程”17项目建设,力争年底实现全面通车。重点打造城区5个邮票绿地,改造4座城区公厕,不断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抓好“五大整治”18,深入推进“马路本色”行动,严格落实“路长制”“街巷长制”,加大整治“城市乱象”,全面清理“两违”建筑,倡导市民文明生活方式,不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继续深化城市建管十大提升行动,重点实施13个老旧小区及14条城区道路的提升改造,对30条背街小巷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公共场所盲道、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推进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达标。着力开展城市道路增亮补亮,实施“暗改亮”行动,对背街小巷路灯查漏补缺,实现“零盲区”。深化农贸市场提升,打造“四星级”农贸市场1个、“三星级”农贸市场2

(五)坚持集约高效、美丽宜居,在打造高颜值乡村上精准发力。突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集成政策、集聚资源、集中力量,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成高标准农田5.5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5万吨以上。大力实施现代种业和“菜篮子”提升工程,扩大生物育种产业化规模,重点打造1个高效设施蔬菜产业基地,商品蔬菜瓜果生产面积达3.5万亩。把溪霞农业园区打造成国家级农业研发基地,持续推进鄱湖明珠市级示范田园综合体、省级(金桥)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谋划推动创建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倡导改变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利用“旅游+”“生态+”“休闲+”模式,建设一批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采摘园、种植园、民宿等活力产业。

促进农村宜居宜业。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路域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问题厕所的整改工作,逐步推进66公里县乡道“白改黑”和100个村点的水环境治理;重点实施2个美丽宜居乡镇、7个乡村振兴示范区、5个乡村振兴试点村54个共同富裕样板村、315个村庄整治3条以上精品路线环境整治提升项目,推动美丽乡村连线成片。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新增2-3个乡镇、5-10村点纳入“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监管范围。有序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加快推进铁河乡、西山镇、新丰管理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站项目规范运营管理。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严格落“四个不摘”19要求,加快村级产业发展和帮扶车间建设,健全并落实好防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固的动态监测,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最大限度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进一步盘活利用好现有资产、资源,指导村集体“三资”匮乏的行政村探索实施“飞地抱团”20发展。培育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六)坚持绿色低碳、治保并重,在厚植高标准生态上精准发力。践行“两山”理论,推动生态质量、生态效益、生态制度齐头并进,让新建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大力改善生态质量。抓实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突出源头管控,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开展治霾行动,狠抓建筑扬尘、秸秆燃烧、油烟排放和烟花爆竹燃放确保PM2.5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继续推进禁捕退捕工作,保持河湖“清四乱”21常态化,梯次推进93个沿鄱阳湖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推动135个赣江新建段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大对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巡查和监测工作。加强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22治理,推动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力抓好天然林保护,实施绿化造林1400,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全力提升生态效益。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支持鼓励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完善支撑项目和配套方案,创新“生态+”发展模式,注重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新兴产业培育并重、扩大总量与提质增效并重,推进重点产业和重要领域绿色改造。优化资源环境调控,实施“三线一单”23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模式。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综合利用率达93%以上

着力完善生态制度。深入实施河(湖)长制、林长制,严格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认真执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监管能力,贯彻落实排污许可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环境资源保护等制度,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严密防范环境风险,守住生态安全边界。推进资源利用全过程节约管理,开展节约示范单位创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七)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在夯实高水准保障上精准发力。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让全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保障改善民生需求。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重点抓好大学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500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750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050人次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大欠薪治理力度,稳妥化解劳资矛盾,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全面推进全民医疗和养老参保,确保各类资金按时足额发放。稳步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抚恤补助、残疾人补贴标准,抓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继续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抓好各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加快推进部分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完善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

提升拓展公共服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顺应新建经开区发展形势,加快推进新建经开区第二中心学校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建设,进一步补齐区域内教育短板;加快推动竞晖学校、区三中等提升改造工程,充分发挥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巩固拓展集团化办学成果,不断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全面提高公办在园幼儿占比和普惠率;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地见效,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打造校内课后服务示范品牌;探索推行“区管校聘”改革,促进全区中小幼师资统筹管理、科学配置;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全面提高市民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启动长堎镇卫生院、疾控中心等7个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二部“三级甲等”医院大楼建设,提升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医疗品质;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强化紧密型医联体和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制,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和重大传染病防控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精准化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着力推进健康新建和健康促进县区中心建设,有效巩固慢病防控成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完成区文化中心二次装修、乡镇历史文化展示馆建设工作。

健全完善治理体系。深度整合“雪亮工程”24、综治中心、数字城管智慧交通等系统,构建大数据指挥管理体系,不断筑牢平安防线。建立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深化平安新建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抓好“八五”普法和“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高社区和农村共建共治共享水平。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推进乡镇应急管理机构改革,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建筑施工、食品药品、道路交通、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推进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配合南昌市争创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坚持领导下访、回访和包案制度,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行动,全力防范化解管控各类矛盾风险,维护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在完成上述民生实事的同时,区政府通过广泛征集,遴选了12件提请人大代表票决候选项目,分别是:望城新区中学建设、区社会福利中心、城市内涝点综合整治、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共同富裕样板村、长堎镇社区嵌入式养老院等项目以及天兴翰林苑幼儿园精装修、窄路面拓宽、乡道升级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胡子工程(梦山北大道)、慢性病长处方再延长等工程。上述12件民生实事项目,现提请各位代表审议。

(八)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有序,在实现高效率运转上精准发力。严格落实“五型”政府建设要求,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服务流程,改进工作方法,让政府服务更加高效、更加规范、更加务实。

对标对表讲政治。坚定政治方向、提升政治素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当好“两个确立”的坚定捍卫者、忠实践行者,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让旗帜鲜明地真讲政治、实讲政治、严讲政治在全区政府系统中蔚然成风。

实在实干讲担当。把抓落实作为政府的鲜明特质,锚定高标准狠抓落实,突出高效能狠抓落实,追求高质量狠抓落实,努力在全政府系统形成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实行决策、执行、监督、反馈一体化的高效闭环工作机制,推行政府工作清单管理、挂图作战、擂台比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稳步推进,圆满完成

守规廉洁。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新形势下“五型”政府建设为抓手,切实以自律管住小节,以自省陶冶品德,以自警规范言行,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推动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健康向上。严格遵循财政“量入而出,量力而行”原则,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把钱花在刀刃上、用在民生上

各位代表!担当书写辉煌,实干赢得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建设富裕美丽文明幸福现代化新建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注释

1.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2.“小巨人”企业:业绩良好、发展潜力和培育价值,处于成长初期的小企业,通过培育推动其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行业中或本区域的“巨人”。

3.五专合一:专窗、专户、专网、专员、专管。

4.“1120”标准:企业开办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2小时办结、0元成本。

5.洪城计划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海外引进一批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带团队的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来昌创业。

6.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

7.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8.三无一确保无较大森林火灾、无人员伤亡、无人为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9.03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转为以5G为重点,以运营商应用为龙头,带动整个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争取5G时代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之一。

10.1+2+1一大主导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两大特色产业:装备制造、食品医药;一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

11.新事心办:新建事、用“心”办。主动服务热心办、微笑服务舒心办、规范服务放心办、帮代服务省心办、错时服务贴心办。

12.标准地:是指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具备供地条件的区域,对新建工业项目先行完成区域评价、先行设定控制指标,并实现项目动工开发所必需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条件的可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

13.腾笼换鸟是一种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策略“笼”是对区域空间的形象化表达,“鸟”指的是产业。由于土地源、环境资源及其他源的限制,该区域迁出或淘汰区域内低端产业,引入并发展高端产业,从而完成区域内的产业置换、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14.并联法将项目报批、立项、用地、环评等审批事项进行合并在一起审批,加快审批速度,促进项目尽早落地。

15.多规合一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

16.三区三线“三区”指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三线”指的是根据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17.胡子工程指政府投资的已开工项目中,因涉军、涉铁、涉电、拆迁、资金等原因,工期达三年以上仍未完工或停工达半年以上,久拖不决、久推不动的工程项目,也叫“半拉子”工程。

18.五大整治:治脏、治乱、治堵、治污、治暗

19.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20.飞地抱团: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双方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一方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一方,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模式。壮大了集体经济规模,提高了集体经济抗风险能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

21.河湖“清四乱”:在河道湖泊附近禁止乱占、乱采、乱建、乱堆等行为,保障河道湖泊附近环境的整洁。

22.农业面源污染:指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液体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农村禽畜粪便与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在降水和河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河流、湖泊、水库、海湾)所引起的污染。

23.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24.雪亮工程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分享:
TOP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