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你
赣服通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
媒体矩阵
手机WAP
小洪同学
英文版
政务邮箱
分享

南昌农业农村“两整治一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解读

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南昌样板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1-28 11:30:18 浏览量: 字体

结合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发展实际,我市将以农村路域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特色产业提升“两整治一提升”行动为主抓手,通过三年集中行动,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一年见成效、两年大变化、三年树标杆”,持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样板之地中彰显省会担当、树立南昌标杆。

工作目标

——一年见成效。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全市农村路域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两年大变化。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全市农村路域环境品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由基础整治向功能品质提升迈进,乡村面貌实现“一时美”向“持久美”、“局部美”向“全部美”转变;农业特色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完善。

——三年树标杆。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全市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取得显著成效,乡村振兴在全省树立标杆。

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坚持规划先行,以县域为单位,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统筹编制“两整治一提升”行动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到分类指导、有序推进。

——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坚持重点突破和综合整治、示范带动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先行推进高速铁路沿线、高速公路沿线、国道省道沿线、旅游景区沿线、江河湖沿岸和重点项目周边等重点区域的整治提升,逐步向面上拓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坚持环境提升促产业、产业发展带环境、产村融合促发展,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品牌强农之路。

——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坚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鼓励乡贤等社会力量参与,突出农民群众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构建政府、市场主体、村集体、乡贤和农民等多方共建共享共管格局。

组织保障

为确保“两整治一提升”工作落到实处,我市将建立“市级统筹、县区主体、乡镇实施”的工作机制,成立全市“两整治一提升”行动专项小组,切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两整治一提升”行动作为基层党建重要内容。

资金保障方面,我市将按照“市级加强整合、新增一定资金、县区相应配套、拉动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两整治一提升”三年行动的资金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企业、社会和金融资本参与,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为做好督导考核、确保工作实效,我市将每年分类召开两次工作现场会对各地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现场考评。此外,市委主要领导将通过“四直两不”的方式,启动新一轮对全市涉农乡镇村的全覆盖式走访调研,重点察看各地“两整治一提升”工作开展情况。

工作要求

开展农村路域环境整治行动

【重点任务】

实现全市省道、重要县道宜改造路段黑化率100%、重要乡道宜改造路段黑化率50%以上,实现路域环境“八个无”全覆盖。

【落实举措】

扎实推进路面“白改黑”工程。以通往乡镇政府、大型乡村休闲旅游景区、重点农业产业发展区、农业园区的省道和重要县、乡道为重点,推进农村道路路面提升改造,提高农村公路黑化率,力争三年内实施农村地区省道“白改黑”268.4公里,实现全市省道、重要县道宜改造路段黑化率100%、重要乡道宜改造路段黑化率50%以上,着力构建覆盖广泛、深度通达的农村交通网络。

实现路域环境“八个无”全覆盖。通过实施路域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实现整治路段沿线路域环境交通标志前后500米无广告、无违法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无违法搭接道口和占地挖掘公路、无违法跨越和穿越公路的设施、无违法非公路标志、无路基路肩边坡非法种植物、无摆摊设点和打谷晒场、无公路用地范围内堆积物等“八个无”目标。

因地制宜提升整体风貌。对主要通道沿线行道树、排水沟渠等设施进行全面完善。突出抓好村庄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全面清除沿线村庄内积存垃圾、沟塘淤泥和杂草,有效整治“乱围乱挡、乱搭乱建、乱吊乱挂”等现象。因地制宜对道路两侧农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油菜、红花草等冬季农作物的种植,提升全市乡村整体风貌。

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整治。全面排查农村道路安全隐患风险点,对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险要路段路侧防护栏进行规范。持续开展农村道路平交道口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扎实做好全市农村道路平交道口搭接路面硬化、增设振荡标线工作,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水平。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重点任务】

全市每年完成300个左右共同富裕样板村建设,每年重点推进27个左右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落实举措】

推进共同富裕样板村(普通村)建设。以“干净、整洁、有序”为标准,聚焦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中心村和人口集聚类村庄,按照“先干道沿线、后面上,先重点区域、后一般”的顺序,重点推进村庄房前屋后环境整治、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污水净化、路灯亮化“一整四化”工作,全市每年完成300个左右共同富裕样板村建设。

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精品村)建设。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标准,在完成共同富裕样板村建设内容基础上,突出抓好“八有”建设内容,即:有村庄建设规划、农村颐养中心、文体活动广场、污水处理设施、公共卫生厕所、农业特色产业、长效管护机制和乡村治理机制等,每年重点推进27个左右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打造更高质量、更加宜居、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美丽乡村,示范带动全市乡村全面振兴。

开展农业农村特色产业提升行动

【重点任务】

推动“八大”重点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农业特色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落实举措】

筑牢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底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毫不放松抓好稻米、油菜、蔬菜、水果、花卉、茶叶、家禽、水产等八大重点产业农产品生产,全力保障“米袋子”“菜篮子”等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

打造农业产业强镇高地。发挥乡镇农业资源和自然生态比较优势,每个乡镇聚焦1-2个农业特色产业,推进多村连片开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特色产业突出、三产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活跃、产村产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

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台。引导农产品加工产能向产业园集中集聚,推动农产品就地就近转化增值,不断提升种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集群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绿色开发水平,创新农民增收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队伍。鼓励县区立足本地实际,培育一批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的大型农业企业集团。鼓励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积极参与全产业链建设,推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加强农业品牌规范管理,推行农业品牌目录制度,鼓励县区开展农业品牌创建。

分享:
TOP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