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参加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韩长赋介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做好今明两年“三农”工作、起草好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进行全面部署。去年年底,总书记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2018年农业农村发展成绩,强调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了重点任务。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制定今年的一号文件、做好今明两年“三农”工作确定了基调,提供了根本遵循。李克强总理也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8年,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新成绩,脱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3158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肉蛋奶、果菜渔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裕。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增速继续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发展呈现新气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启动实施,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成功举办。农业农村稳中向好,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历史交汇期,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风险和困难明显增多,必须守住“三农”这个战略后院,发挥好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还要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是在农业农村,必须集中力量攻坚,确保顺利完成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六个突出特点:
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适应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文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六个突出”。
一是突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眼于稳市场、保供给,强化发展农业特别是抓好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明确要求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稳定粮食产量。着眼于稳就业、促增收,强调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挖掘农村就业潜力,为农民提供更多就近就业机会。着眼于稳政策、促改革,在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着眼于稳社会、促和谐,强调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
二是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抓手。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逐项明确阶段性工作举措,推动乡村振兴一年一个新进展,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是突出围绕硬任务抓落实。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硬任务进行再强调、再动员、再部署,细化举措、压实责任,把工作重心、投入保障、政策供给向硬任务聚焦,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四是突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作出部署,着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文章往深里做、往细里做。
五是突出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把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了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六是突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细化实化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制度安排,强调要把落实“四个优先”的要求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同政绩考核联系到一起,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
韩长赋强调,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决胜全面小康攻坚冲刺阶段的一号文件,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交汇推进时期的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40年新时代农村改革再出发的一号文件。文件的指导性、针对性、前瞻性都很强,我们要全面抓好贯彻落实。
2019年重农强农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三农”工作大政方针,撸起袖子加油干,千方百计把“三农”领域的事情办实办好,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以优异成绩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五项硬任务:
韩长赋介绍,到2020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所以,今年的一号文件对“三农”工作是围绕这些硬任务作重点部署的。
第一,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硬任务,是重中之重、急中之急。今年文件把它摆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这方面一是要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薄弱环节。二是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要把这个“硬骨头”啃下来。三是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从这个角度来说,产业扶贫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提供就业岗位、拓宽增收渠道,也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最直接、最有效的衔接点。所以,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是一个重要措施。
第二,抓好粮食生产。这始终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也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不确定风险增加的压舱石。今年一号文件作出了特殊强调,释放了明确的重农抓粮的信号。每年关注一号文件的朋友们会注意到,今年的文件强调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就是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提出要稳定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粮食产量保持稳定。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的特殊保护制度,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另外,也提出到2020年确保完成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的任务。所以,粮食生产是硬任务。
第三,增加农民收入。到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指标。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已经连续九年增幅快于城镇居民收入。今明两年要保持农民增收好的势头,所以文件对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出了部署和安排。
第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必须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确保到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得到阶段性明显改善。这方面要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重点抓好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因为中国各地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所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注重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还要同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这也是推进这项工作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是城乡差距最直观的一个表现,也是农民反映强烈的一个民生痛点。所以,要加快补齐短板,改善农村民生。文件提出要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农村饮水、道路、用电、住房、物流、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生态宜居乡村。
韩长赋强调,在其他领域也还有一些硬任务,也必须强化时间节点的意识,加强统筹协调,细化工作举措,层层压实责任,确保这些硬任务能够按时按质收官交账。“三农”工作方面任务很多,这几项是硬任务。特别是要对标对表全面小康,脱贫攻坚是重中之重,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不能打折扣。粮食安全是首要任务,必须守住底线,确保生产不滑坡。乡村振兴是总抓手,必须全面推进,久久为功。这些都是今明两年必须要大力推进、全面完成的。